東勝區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作者:區發改委 來源:發改委 發布時間:2022-01-27 11:26
分享到: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起步之年。今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區上下緊扣高質量發展目標,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科學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六?!惫ぷ?,全區經濟呈現穩中有進、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60.43億元,增長9.7%;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60.9億元,增長12.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6.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33.06億元,增長8.6%;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5863元,增長7.2%。經濟增長好于預期,高質量發展基礎得以進一步夯實,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百強區45位。
?。ㄒ唬┝€六保深入落實,增長潛力不斷挖掘 就業創業保障有力。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就業創業服務中心項目投入運營。全力推動大學畢業生、復轉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累計組織開展“春風行動”等線上線下招聘會5次,提供就業崗位1.7萬余個。全區新增就業538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在年度控制目標(4.5%)之內。繼續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力度,發放穩崗補貼約619.07萬元。 有效投資持續擴大。印發實施《抓項目促投資優環境百日攻堅實施方案》,繼續推行重點項目聯動審批機制和縣處級領導包聯制度,高效運行“重點項目聯動云平臺”,精準梳理項目手續辦理情況及存在問題,全力推動項目投產達效。全年開復工5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193項,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6億元。以四大班子牽頭,成立了10個招商工作隊和京蒙(鄂爾多斯?東勝)跨區域協作項目招商團,通過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精準招商等方式,共簽約引進項目102個,協議總投資632億元。聚焦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建設、能源、電力等重點領域,儲備500萬元以上項目301項,總投資1627.94億元。 能源保供穩步推進。嚴格落實煤炭增產保供任務,扎實做好煤炭“產銷運”各環節的監測調度,將新核增產能的19座煤礦納入保供煤礦,按序時進度完成供應236.6萬噸。引導蒙泰、國電等5家集中供暖企業與保供煤炭企業簽訂了中長期合同,落實供暖期用煤40.9萬噸。保障農民冬季取暖用煤,按每噸230元價格進行供應,完成4650戶、1.4萬噸的供煤任務。 實體經濟活力增強。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12937戶,增長16.5%。加大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服務力度,各金融機構為中小微企業新發放貸款739筆,涉及金額13.05億元;為還款困難企業紓困6筆,涉及金額9.16億元。全面貫徹執行上級各項減稅降費政策,減免稅費29.68億元。努力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完善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擬掛牌后備企業項目庫,動態調整擬上市后備企業項目庫、新三板擬掛牌后備企業項目庫。 糧食安全有效落實。充實地方儲備,現有儲備糧規??倐}容達8.5萬噸。糧食儲備實際數量為17497噸,其中,原糧儲備6500噸,應急成品糧油儲備6414噸,商品糧玉米儲備4583噸,市民的“米袋子”得以進一步保障。認真抓好安全儲糧,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檢查20余次,查出隱患15條,已全部整改完畢。嚴格執法監管,檢查糧食經營企業396家次。強化糧油類經銷市場監督檢查,堅決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正常的糧食流通秩序。
?。ǘ┊a業結構持續優化,轉型升級穩步推進 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大力發展現代能源經濟,啟動煤礦智能化建設三年行動,累計建成智能化煤礦30座,雙欣楊家村煤礦、色連二號煤礦獲評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全年產銷煤炭9200萬噸。全面振興絨紡產業,積極承辦第四屆羊絨羊毛展覽會,收儲原絨5500噸,產銷羊絨制品600萬件。推動沙棘產業、食品加工業做大做優,產品形態更加豐富。億利制藥CMO項目正加快推進,車間設備改造項目已投產。 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圍繞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條現代化、工業產品高端化,加大5G技術推廣應用力度,推動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集群化發展。簽約引進加拿大能源之星公司一派氫能科創產業鏈鄂爾多斯項目,裝備制造業總產值實現203億元,山河重型礦用卡車等7個項目已建成投產,源盛光電超聲指紋等11個項目加快建設。大力引進新型碳材料、環保產品制造、液晶顯示等上下游配套產業項目,納米碳硅復合材料、氫燃料電池等項目正在有序實施。 服務業經濟加速回暖。全年實施服務業項目114項,完成投資49.6億元。積極推進城市商業綜合體、特色商圈、便民商圈建設,新每天百貨項目已竣工。組織引導大中型商貿流通企業借力重要節慶節點,采取多樣促銷手段拉動消費增長。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新能源內陸港智慧科技物流項目啟動運營,萬基電商快遞物流中心項目已經試運行,供銷物流園、大宗白貨產品集輸場項目加快推進。鞏固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成果,海洋館白鯨海豚表演劇場已正式投入運營,九城宮草原漫瀚文化旅游區、灶火壕燚林河谷等重大文旅項目正在有序推進,累計接待游客293萬人次,旅游收入增長19.7%。打造15分鐘社區養老服務生活圈,建成各類養老服務機構38家,每千名老人床位數達到105張,護理型床位占比達65%,核心城區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80%,養老資源分布更均衡、供給更充分、服務更便捷。
?。ㄈ└母飫撔滦б嫒诊@,發展動能不斷積蓄 創新驅動深入推進。深入實施“科技興蒙”行動,蒙泰集團新材料、新能源和高技術產業研發中心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全力配合推動呼包鄂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大力引進科技領軍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推薦3家企業申報自治區級企業重點實驗室。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有序開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三清零”行動。促進科研成果由學術型向應用型轉變,獲批科技計劃、獎補資金項目62項,爭取資金近5000萬元,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深入貫徹落實《東勝區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完成第一批劃轉事項104個、涉及審批部門15個。全面推行審批事項“一窗受理”和專業區域事項“無差別辦理”,區本級審批服務事項實現“應進必進”。深入推進“多證合一”“證照分離”登記改革,網上登記率達到90%以上,開辦企業登記壓縮至1個工作日。探索“一照多址”登記和簡易注銷改革,簡易注銷企業2324戶,占總注銷企業57%以上。持續鞏固“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成果,扎實推進“一網辦”“掌上辦”“一次辦”“幫您辦”,“全程網辦率”“最多跑一次”比率分別達到94%和100%。 營商環境更趨優化。建成投用自治區首家“營商環境大數據分析平臺”。優化市場環境,加快清理和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積極破除招投標隱性壁壘,對投資指導目錄內允許進入的行業、領域,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優化金融環境,建立健全銀企溝通平臺,開通金融服務熱線,舉辦重大項目簽約暨政金企融資對接會議,26個項目獲得8家銀行貸款預授信51.6億元。優化政務環境,制定實施《東勝區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和《東勝區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容缺受理制度》,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等17項審批事項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48項高頻審批服務事項實行次要條件或材料有欠缺可容缺受理。優化法治環境,完善“東勝信用平臺”,公示信息13.47萬條,發布守信紅榜4期,失信黑榜2期,選樹誠信典型企業33家。積極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嚴格梳理各類涉企案件,按照法定程序對涉民營企業案件依法審慎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
?。ㄋ模┥鷳B建設更加有力,環境治理成效顯著 能耗雙控取得階段性成效。嚴格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要求,嚴格控制能耗總量和能耗強度,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耗呈持續下降態勢。加強重點領域節能降耗和高耗能項目節能審查,所有審批項目單位產品能耗均達到國家先進標準。全面推行用能預算管理和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探索開展用能權、排污權等交易改革,引導高新園區4家高耗能企業退出市場。 污染防治成果進一步鞏固。鼓勵電力、煤炭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全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2.3%。加快北郊、南郊等水質凈化廠提標改造,完成鄂多斯熱電超低排放改造、鑫源泰供熱粉狀物料堆場全封閉等工程建設,全力推動2020年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大力推進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加快推進煤礦層整治與礦坑綜合利用工程。深化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區環境綜合整治,累計建成國家級綠色礦山4家、自治區級綠色礦山17家。加快“智慧環?!苯ㄔO,扎實推動生態環境監督執法向精細化、智能化邁進。 生態系統保護進一步強化。堅持保護優先、恢復為主,完成銅匠川河道治理、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等工程,整改“四亂”問題156處。中央環保督察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警示片通報的612個疑似滲池問題全部完成整改,煤炭資源領域集中整治、林草專項整治、自然資源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等工作成效明顯。嚴格實施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程,新增復墾綠化面積1000公頃。
?。ㄎ澹┗A設施持續完善,城鄉面貌展現新顏 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啟動城市更新行動,改造鄂爾多斯西街、準格爾路等4條市政道路,打通天驕西輔路、天和麗苑東規劃路等9條斷頭路。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完成老舊小區改造52個。重點推動49個在建房地產項目建設,完成投資額26.3億元。萬利、萬宇、銀河輸變電及配網升級改造項目正在有序推進。推動新基建與傳統基建融合發展,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項目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及調試。 鄉村振興持續推進。實施高標準農田、壽光高標準設施農業建設等23項產業項目,啟動東勝區“萬人助振興?全民送溫暖”暨“萬企興萬村”助力鄉村振興行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968萬元。建立健全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機制,新培育自治區級、市級農牧業產業化聯合體2家、市級龍頭企業4家。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完成“戶改廁”80戶。加大鄉風文明建設力度,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時代鄉村治理格局,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2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按照“四不摘”要求,全力保障幫扶力量、資金投入等。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幫扶機制,加強對存在返貧和致貧風險的特殊人群動態監測,堅決防止返貧致貧。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聚焦垃圾分類,扎實推進生活垃圾分揀中心、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等工程,烏素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廠建成投用。實行園林綠化精細化治理分級養護,新增綠地56.9萬平方米,環衛道路清掃保潔實現市場化運行。持續深化物業管理服務提升攻堅行動,大力開展物業管理服務紅黑名單、線上線下物業服務、嵌入發展生活服務業等工作。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探索構建以城市大腦、城市云平臺為支撐的五大城市應用網絡體系。
?。┥鐣U先找娼∪?,民生福祉日益提升 教育資源更加優質。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東勝區本科和一本上線率分別達到95.4%、63.2%。加大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成49所學校維修改造工程,2所小學、3所幼兒園和1座體育館投入使用,當年新提供學位964個,鐵西區學位緊張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招考引進教師515名。深入落實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工作,印發實施《東勝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推行使用三科統編教材和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工作實施方案》,切實做好經費保障,撥付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各類經費276.3萬元。嚴格落實“雙減”政策,編制完成《東勝區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實施方案》,加強多部門聯動監管,有效壓減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200家,轉非營利性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12家,持續推動各類教育均衡普惠發展。 文體事業日益繁榮?!皷|勝文旅云平臺”建成運行,建成文化館分館24處,各類圖書館分館141個。圍繞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黨史學習教育等主題,創作各類藝術作品30個,開展惠民公益演出116場次。主辦、承辦、協辦各級全民健身活動和群眾體育比賽近21場,組織參賽隊員達9000人,市民參與各項體育賽事熱度不斷提升。 醫療服務水平提高。扎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全面貫徹落實上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強化聯防聯控、群防群治,著力提升核酸檢測和流調溯源能力,落實落細疫苗接種、風險排查、應急演練、物資保障等各項防疫措施,圓滿完成615名阿拉善盟滯留游客異地集中隔離健康監測服務保障任務,有力守牢了疫情防控底線,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加快醫療衛生領域重點項目建設,疾控中心鼠疫實驗室項目已按期完工,區醫院傳染病區、醫療衛生應急物資庫等項目按進度順利實施。 民生保障不斷完善。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全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8.6萬人、4萬人、7.2萬人。加快推進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發展,大力發展普惠托育產業,不斷完善關愛扶助殘疾人工作。加大困難群眾關愛救助力度,精準落實各類保障政策,城市低保提高至每人每月840元人,農村低保提高至每人每年7200元。推動解決房地產遺留項目278個,涉及房屋11.56萬套,占總套數的99.02% 。人大代表票決的13項民生實事項目如期完工。 安全生產保持平穩。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持續抓好隱患排查治理,加大行政執法檢查力度,從嚴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深化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提升基層應急能力建設,堅決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