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勝區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作者:區發改委 來源:發改委 發布時間:2022-01-27 11:26
分享到:
<div class=TRS_Editor><div class="Custom_UnionStyle">
<div id="xxcb_content"><font style="line-height: 150%"> </font>
<p><font style="line-height: 150%">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全面落實“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之年,做好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使命光榮、意義重大。從國際形勢看,疫情演變仍有不確定性,世界經濟預期放緩,外部需求將會收縮。發達經濟體生產端修復接近完成,內生需求相對低迷,新興經濟體則仍受疫情拖累,預計全球經濟增速將會出現回落。從國內看,盡管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但我國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的空間相對寬裕,積極的逆周期調控政策將有助于經濟的企穩復蘇。在民營經濟發展穩健、收入分配不斷優化、且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我國的消費增速將較之前2年的平均增速有所回升,宏觀經濟穩定器的作用發揮更加明顯。從東勝區發展看,隨著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深入推進。黃河“幾”字彎都市圈協同發展、自治區推動“兩個屏障”“兩個基地”“一個橋頭堡”建設、呼包鄂烏協同發展和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設、“科技興蒙”行動已全面啟動。鄂爾多斯市“科技新政30條”、“人才新政30條”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正在實施。作為中心城區,我區優勢地位凸顯。 結合宏觀發展形勢,初步擬定2022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5%左右,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5%左右。 </font></p>
<p><font style="line-height: 150%"> 為實現上述目標,2022年東勝區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中央和自治區黨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生態文明建設、城鄉融合發展、人民美好生活“四個示范區”,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font></p>
<p><font style="line-height: 150%"> ?。ㄒ唬﹫猿洲D型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聚焦發展現代能源經濟,有序推進智慧礦山建設,重點推動萬利一礦、李家壕煤礦等智能化開采建設項目。打造東勝區能源云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5G技術、煤礦智能機器人在煤炭工業領域應用,力爭建成智能化煤礦13座,全年產銷煤炭9500萬噸以上,切實保障能源供給。推進絨紡產業振興行動,完成中小紡織園一期建設工程。加快培育壯大酒業、沙棘和制藥等產業,不斷提升產業總體規模和行業競爭力。 發展壯大新興產業。緊盯汽車、能源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節能環保、新材料和生物制藥產業,全力推動格羅夫氫谷、加拿大能源之星氫能產業鏈、上海重塑氫燃料電池、鵬輝智慧儲能及動力電池產業鏈、中車風電整機制造擴產等25個項目開工建設,力爭奇瑞新車型生產、瑞隆缸蓋生產、山河智能裝備精細鑄件等11個項目年內投產,確保完成工業固投100億元以上,裝備制造工業園區實現產值210億元以上。大力發展產業工人職業培訓教育和民辦高等職業教育,推動保信集團職教城、崇基育教高等教育等項目落地建設。 優化升級現代服務業。扎實推進促進消費行動,加快實施萬達廣場二期、星河二期等商貿項目,確保維邦商業步行街建成投運。積極推進城市綜合體、特色商業街建設,構筑高效通暢的現代商貿服務體系。優化物流產業布局,盡快推動萬基現代物流園、供銷物流園等一批在建項目投入運營,推進銅川陸港、萬利智慧新能源陸港、滿世鑫亞塔拉壕集運站、東勝西站物流園建設,配套建設充換電站20處,著力構建綠色智慧物流體系。組建大型物流運輸集團,力爭推廣應用新能源重卡1000臺以上。鞏固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成果,開展文化旅游公共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提升打造“文旅云平臺”,加快推動草原漫瀚文化旅游區、萬家惠歡樂世界二期等文旅項目建設進度,力爭東勝區皇冠假日酒店投入運營。 </font></p>
<p><font style="line-height: 150%"> ?。ǘ﹫猿指母飫撔?,持續釋放發展活力 突出抓好重點領域改革。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深入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審批服務新模式。加快智慧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充分依托掌上端、網上端、自助端、窗口端等渠道豐富服務場景,實現政務信息資源跨區域、跨部門、跨業務互聯互通。強化市場主體培育,推進企業注冊全程電子化和電子營業執照應用,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力爭新增市場主體1.5萬戶以上。全力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激發國企發展活力。 全力優化法治營商環境。深入落實《鄂爾多斯市東勝區落實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實施方案》和《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政務誠信建設實施方案》,推進分級分類監管、信用承諾制和信用聯合獎懲,形成貫穿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銜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監管環節的新型監管機制。積極推進“互聯網+監管”,及時公示監管事項清單和檢查實施清單。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深入開展跨部門聯合抽查,實現協同監管、精準監管。有序實施“八五”普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 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編制《東勝區總部經濟發展規劃》,推動總部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健全政企溝通交流機制,主動關心、及時回應企業的合理訴求。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破除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各種壁壘。創新提升金融服務民營經濟能力水平,積極拓展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推動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鼓勵各行業、各領域民營企業家到東勝投資興業。 </font></p>
<p><font style="line-height: 150%"> ?。ㄈ﹫猿志G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加強生態系統建設。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推進城鎮集聚開發、產業轉型升級、生態分類保護。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森林植被恢復等林業生態工程,加大林草地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開工建設阿布亥川、敖包圖下游河道治理工程,完成京津風沙源治理2021年度項目及高效農業產業園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等項目。加強引黃配套工程建設改造,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不斷提高城鄉供水保障能力。 推進綠色循環發展。緊盯能耗“雙控”工作任務,進一步加強節能管理和挖掘用能潛力,引導、鼓勵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設備升級,力爭在能耗要求范圍內實現滿產運行,確保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分區域實施礦區集中連片綜合治理,統籌推進粉塵管控、道路硬化、垃圾清運、拆違治亂、植樹綠化,推動礦區環境持續改善。實施復墾區、沉陷區以及公共區域和運煤專線全域綠化,完成復墾綠化500公頃,扎實推進煤田火區地質災害應急工程,力爭全區正常生產經營的煤礦全部建成綠色礦山。 持續開展污染防治。啟動2022年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加快整改自治區生態環境督察反饋問題,突出抓好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大氣污染治理,加快推進電力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棚戶區散煤燃燒治理等工程,全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85%以上。實施礦井水綜合利用及生態修復補水工程,有效提升遺鷗濕地生態功能,推進南郊、罕臺、北郊水質凈化廠提標改造工程,力爭賽臺吉湖區水環境綜合整治、遺鷗保護區生態修復補水等項目年內完工。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用地污染地塊調查、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建設,實施固廢綜合利用項目,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 </font></p>
<p><font style="line-height: 150%"> ?。ㄋ模﹫猿謪f調發展,豐富城鄉發展內涵 推進基礎設施優化。緊盯基礎設施建設適度超前的政策導向,加快建立基礎設施項目儲備庫。推動開展包鄂高鐵等項目前期工作,實施浩勒報吉北礦區集運線鐵路項目、世紀大道等公路項目。新建和改造紡織西街等20條市政道路,改造老舊小區55個、棚戶片區4個,合理布局充換電基礎設施。不斷提升供電保障能力,持續推進銀河、神山等7項配網升級改造項目,力爭萬利、萬宇輸變電工程年內投運。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聚焦構建城郊型都市農業體系,大力發展綠色高效農業和休閑觀光農業,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特色種養殖業,鼓勵發展定制農業、創意農業、智慧農業等新模式。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二期、2022年高標準農田、“農牧優品”聯合體等項目建設,著力形成生態優先、綠色高效、輻射周邊的高品質現代農業新格局。啟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推動戶改廁、污水垃圾處理和種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提標提速、綜合治理,開展美麗宜居村莊和美麗庭院示范創建活動。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化“5G+智慧城市”建設,搭建社會綜治智慧指揮平臺,建設智慧平安小區280個。深入實施城市綜合管理網格制工作,圍繞物業服務質量提升,大力開展物業制度完善、市場整頓、環境整治、社區攻堅等重點工作。積極探索機械化清運和公共衛生間管理市場化運營,城區基本完成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精細化實施園林管護,改造提升綠地200萬平方米。 </font></p>
<p><font style="line-height: 150%"> ?。ㄎ澹﹫猿止蚕戆l展,補齊社會事業短板 著力提升醫療水平。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力度不減,堅決守住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穩妥有序推進新冠疫苗接種,筑起免疫屏障。加快推進“健康東勝”建設,確保區人民醫院傳染病區建成投運。緊盯鄂爾多斯腫瘤醫院+質子中心、中醫醫院和民族、幸福社區醫院等項目,保證按時序任務推進。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全面提高人民群眾健康素養。 全力促進就業創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促進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快推進人力資源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在支持企業穩定發展、鼓勵引導就業創業、大力實施技能培訓、精準開展就業援助等方面精準施策,不斷優化人才配置。培育壯大新的就業增長點,夯實第三產業發展基礎,用好公益性崗位、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政策,推進第三產業職業化發展。 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繼續引導民辦幼兒園轉型普惠,力爭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80%。嚴格落實“雙減”政策,全面完成校園安全專項整頓。打造高效課堂,優化作業管理,強化課后服務,將減輕學生和家長負擔的目標與策略進行一體化管理。深入推進“縣管校聘”改革,完善義務教育階段學位分配管理機制,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建成投用滿世中學、三十小學、賽罕塔拉幼兒園等6所中小學、幼兒園,推進七小改擴建等項目開工建設。 加強社會兜底保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嚴格落實5年過渡期內“四不摘”要求,進一步健全動態監測體系,完善幫扶長效機制,以科學精準的舉措鞏固脫貧、防止返貧。提升居家和社會養老綜合服務能力,推進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社區級養老服務中心(站點)、社區老年助餐場所建設,整體覆蓋率達到90%。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向下延伸托育服務,引導適齡幼兒和學生能得到優質的照護服務。全面落實特殊困難群眾保障和救助政策,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 維護社會安全穩定。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堅決完成非法集資案件處置、政府隱性債務化解年度任務。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堅決杜絕較大及以上事故發生。鞏固“平安東勝”“全國最安全城市”成果,加快推進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加大信訪矛盾糾紛排查力度,著力減存量、控增量,切實做好化解工作。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堅定不移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進一步鞏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區成果。</font></p>
<p><font style="line-height: 150%"> </font></p>
</div>
</div></div>
<div id="xxcb_content"><font style="line-height: 150%"> </font>
<p><font style="line-height: 150%">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全面落實“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之年,做好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使命光榮、意義重大。從國際形勢看,疫情演變仍有不確定性,世界經濟預期放緩,外部需求將會收縮。發達經濟體生產端修復接近完成,內生需求相對低迷,新興經濟體則仍受疫情拖累,預計全球經濟增速將會出現回落。從國內看,盡管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但我國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的空間相對寬裕,積極的逆周期調控政策將有助于經濟的企穩復蘇。在民營經濟發展穩健、收入分配不斷優化、且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我國的消費增速將較之前2年的平均增速有所回升,宏觀經濟穩定器的作用發揮更加明顯。從東勝區發展看,隨著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深入推進。黃河“幾”字彎都市圈協同發展、自治區推動“兩個屏障”“兩個基地”“一個橋頭堡”建設、呼包鄂烏協同發展和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設、“科技興蒙”行動已全面啟動。鄂爾多斯市“科技新政30條”、“人才新政30條”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正在實施。作為中心城區,我區優勢地位凸顯。 結合宏觀發展形勢,初步擬定2022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5%左右,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5%左右。 </font></p>
<p><font style="line-height: 150%"> 為實現上述目標,2022年東勝區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中央和自治區黨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生態文明建設、城鄉融合發展、人民美好生活“四個示范區”,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font></p>
<p><font style="line-height: 150%"> ?。ㄒ唬﹫猿洲D型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聚焦發展現代能源經濟,有序推進智慧礦山建設,重點推動萬利一礦、李家壕煤礦等智能化開采建設項目。打造東勝區能源云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5G技術、煤礦智能機器人在煤炭工業領域應用,力爭建成智能化煤礦13座,全年產銷煤炭9500萬噸以上,切實保障能源供給。推進絨紡產業振興行動,完成中小紡織園一期建設工程。加快培育壯大酒業、沙棘和制藥等產業,不斷提升產業總體規模和行業競爭力。 發展壯大新興產業。緊盯汽車、能源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節能環保、新材料和生物制藥產業,全力推動格羅夫氫谷、加拿大能源之星氫能產業鏈、上海重塑氫燃料電池、鵬輝智慧儲能及動力電池產業鏈、中車風電整機制造擴產等25個項目開工建設,力爭奇瑞新車型生產、瑞隆缸蓋生產、山河智能裝備精細鑄件等11個項目年內投產,確保完成工業固投100億元以上,裝備制造工業園區實現產值210億元以上。大力發展產業工人職業培訓教育和民辦高等職業教育,推動保信集團職教城、崇基育教高等教育等項目落地建設。 優化升級現代服務業。扎實推進促進消費行動,加快實施萬達廣場二期、星河二期等商貿項目,確保維邦商業步行街建成投運。積極推進城市綜合體、特色商業街建設,構筑高效通暢的現代商貿服務體系。優化物流產業布局,盡快推動萬基現代物流園、供銷物流園等一批在建項目投入運營,推進銅川陸港、萬利智慧新能源陸港、滿世鑫亞塔拉壕集運站、東勝西站物流園建設,配套建設充換電站20處,著力構建綠色智慧物流體系。組建大型物流運輸集團,力爭推廣應用新能源重卡1000臺以上。鞏固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成果,開展文化旅游公共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提升打造“文旅云平臺”,加快推動草原漫瀚文化旅游區、萬家惠歡樂世界二期等文旅項目建設進度,力爭東勝區皇冠假日酒店投入運營。 </font></p>
<p><font style="line-height: 150%"> ?。ǘ﹫猿指母飫撔?,持續釋放發展活力 突出抓好重點領域改革。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深入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審批服務新模式。加快智慧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充分依托掌上端、網上端、自助端、窗口端等渠道豐富服務場景,實現政務信息資源跨區域、跨部門、跨業務互聯互通。強化市場主體培育,推進企業注冊全程電子化和電子營業執照應用,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力爭新增市場主體1.5萬戶以上。全力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激發國企發展活力。 全力優化法治營商環境。深入落實《鄂爾多斯市東勝區落實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實施方案》和《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政務誠信建設實施方案》,推進分級分類監管、信用承諾制和信用聯合獎懲,形成貫穿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銜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監管環節的新型監管機制。積極推進“互聯網+監管”,及時公示監管事項清單和檢查實施清單。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深入開展跨部門聯合抽查,實現協同監管、精準監管。有序實施“八五”普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 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編制《東勝區總部經濟發展規劃》,推動總部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健全政企溝通交流機制,主動關心、及時回應企業的合理訴求。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破除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各種壁壘。創新提升金融服務民營經濟能力水平,積極拓展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推動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鼓勵各行業、各領域民營企業家到東勝投資興業。 </font></p>
<p><font style="line-height: 150%"> ?。ㄈ﹫猿志G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加強生態系統建設。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推進城鎮集聚開發、產業轉型升級、生態分類保護。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森林植被恢復等林業生態工程,加大林草地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開工建設阿布亥川、敖包圖下游河道治理工程,完成京津風沙源治理2021年度項目及高效農業產業園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等項目。加強引黃配套工程建設改造,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不斷提高城鄉供水保障能力。 推進綠色循環發展。緊盯能耗“雙控”工作任務,進一步加強節能管理和挖掘用能潛力,引導、鼓勵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設備升級,力爭在能耗要求范圍內實現滿產運行,確保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分區域實施礦區集中連片綜合治理,統籌推進粉塵管控、道路硬化、垃圾清運、拆違治亂、植樹綠化,推動礦區環境持續改善。實施復墾區、沉陷區以及公共區域和運煤專線全域綠化,完成復墾綠化500公頃,扎實推進煤田火區地質災害應急工程,力爭全區正常生產經營的煤礦全部建成綠色礦山。 持續開展污染防治。啟動2022年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加快整改自治區生態環境督察反饋問題,突出抓好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大氣污染治理,加快推進電力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棚戶區散煤燃燒治理等工程,全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85%以上。實施礦井水綜合利用及生態修復補水工程,有效提升遺鷗濕地生態功能,推進南郊、罕臺、北郊水質凈化廠提標改造工程,力爭賽臺吉湖區水環境綜合整治、遺鷗保護區生態修復補水等項目年內完工。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用地污染地塊調查、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建設,實施固廢綜合利用項目,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 </font></p>
<p><font style="line-height: 150%"> ?。ㄋ模﹫猿謪f調發展,豐富城鄉發展內涵 推進基礎設施優化。緊盯基礎設施建設適度超前的政策導向,加快建立基礎設施項目儲備庫。推動開展包鄂高鐵等項目前期工作,實施浩勒報吉北礦區集運線鐵路項目、世紀大道等公路項目。新建和改造紡織西街等20條市政道路,改造老舊小區55個、棚戶片區4個,合理布局充換電基礎設施。不斷提升供電保障能力,持續推進銀河、神山等7項配網升級改造項目,力爭萬利、萬宇輸變電工程年內投運。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聚焦構建城郊型都市農業體系,大力發展綠色高效農業和休閑觀光農業,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特色種養殖業,鼓勵發展定制農業、創意農業、智慧農業等新模式。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二期、2022年高標準農田、“農牧優品”聯合體等項目建設,著力形成生態優先、綠色高效、輻射周邊的高品質現代農業新格局。啟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推動戶改廁、污水垃圾處理和種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提標提速、綜合治理,開展美麗宜居村莊和美麗庭院示范創建活動。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化“5G+智慧城市”建設,搭建社會綜治智慧指揮平臺,建設智慧平安小區280個。深入實施城市綜合管理網格制工作,圍繞物業服務質量提升,大力開展物業制度完善、市場整頓、環境整治、社區攻堅等重點工作。積極探索機械化清運和公共衛生間管理市場化運營,城區基本完成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精細化實施園林管護,改造提升綠地200萬平方米。 </font></p>
<p><font style="line-height: 150%"> ?。ㄎ澹﹫猿止蚕戆l展,補齊社會事業短板 著力提升醫療水平。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力度不減,堅決守住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穩妥有序推進新冠疫苗接種,筑起免疫屏障。加快推進“健康東勝”建設,確保區人民醫院傳染病區建成投運。緊盯鄂爾多斯腫瘤醫院+質子中心、中醫醫院和民族、幸福社區醫院等項目,保證按時序任務推進。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全面提高人民群眾健康素養。 全力促進就業創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促進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快推進人力資源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在支持企業穩定發展、鼓勵引導就業創業、大力實施技能培訓、精準開展就業援助等方面精準施策,不斷優化人才配置。培育壯大新的就業增長點,夯實第三產業發展基礎,用好公益性崗位、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政策,推進第三產業職業化發展。 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繼續引導民辦幼兒園轉型普惠,力爭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80%。嚴格落實“雙減”政策,全面完成校園安全專項整頓。打造高效課堂,優化作業管理,強化課后服務,將減輕學生和家長負擔的目標與策略進行一體化管理。深入推進“縣管校聘”改革,完善義務教育階段學位分配管理機制,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建成投用滿世中學、三十小學、賽罕塔拉幼兒園等6所中小學、幼兒園,推進七小改擴建等項目開工建設。 加強社會兜底保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嚴格落實5年過渡期內“四不摘”要求,進一步健全動態監測體系,完善幫扶長效機制,以科學精準的舉措鞏固脫貧、防止返貧。提升居家和社會養老綜合服務能力,推進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社區級養老服務中心(站點)、社區老年助餐場所建設,整體覆蓋率達到90%。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向下延伸托育服務,引導適齡幼兒和學生能得到優質的照護服務。全面落實特殊困難群眾保障和救助政策,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 維護社會安全穩定。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堅決完成非法集資案件處置、政府隱性債務化解年度任務。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堅決杜絕較大及以上事故發生。鞏固“平安東勝”“全國最安全城市”成果,加快推進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加大信訪矛盾糾紛排查力度,著力減存量、控增量,切實做好化解工作。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堅定不移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進一步鞏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區成果。</font></p>
<p><font style="line-height: 150%"> </font></p>
</div>
</div></div>